牙周炎可通过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菌斑堆积、咬合创伤、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等原因引起。
1、菌斑控制:牙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炎始动因子,日常需采用巴氏刷牙法、牙线清洁、冲牙器冲洗等方式清除菌斑。每半年接受一次超声波洁治,可清除龈上结石。
2、咬合调整:牙齿排列不齐或夜磨牙症会导致咬合创伤,需通过调颌、正畸或佩戴咬合垫改善。伴有牙齿松动时可采用纤维带固定术。
3、药物干预: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软膏或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消炎。
4、手术治疗:中重度患者需接受翻瓣术清除深部牙石,或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骨缺损超过50%时考虑骨移植术。
5、系统管理:糖尿病患者需强化血糖监测,妊娠期妇女加强孕酮水平检测。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需定期评估牙周状况。
日常建议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横向刷牙。增加猕猴桃、西兰花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吸烟者需立即戒烟,饮酒量控制在每日25克以内。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或牙齿移位时需24小时内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