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尿频可能由子宫压迫膀胱、激素水平变化、泌尿系统感染、妊娠糖尿病、盆底肌松弛等原因引起。
1、子宫压迫:增大的子宫直接压迫膀胱,导致储尿容量减少。孕中晚期尤为明显,建议采取侧卧位减轻压迫,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仰卧。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分次少量饮用。
2、激素影响:孕激素水平升高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肾盂输尿管扩张导致尿频。这种生理性改变无需特殊处理,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利尿物质,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控制力。
3、尿路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下降、细菌逆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尿急、尿痛、尿液浑浊等症状。确诊需尿常规检查,治疗可选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孕期安全抗生素,同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4、妊娠糖尿病: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常伴有多饮多食症状。需通过OGTT筛查确诊,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50-200g,选择糙米、燕麦等低GI主食,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5、盆底肌松弛:孕激素作用下韧带松弛,可能伴随压力性尿失禁。建议从孕中期开始每天做盆底肌收缩训练,每组10-15次,每天3组,避免提重物及剧烈咳嗽。
孕期尿频需注意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因素,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适度运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饮食上增加冬瓜、红豆等利水食材,限制高盐食物摄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利尿药物。定期产检时需告知医生排尿情况,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或泌尿系统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