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可通过视力骤降、视野缺损、闪光感、飞蚊症增多、视物变形等症状判断,通常由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后脱离、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视力骤降: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是典型症状,可能伴随视物模糊或视物范围缩小。高度近视患者因视网膜变薄易发生裂孔,需通过散瞳眼底检查确诊。早期发现可通过激光封堵裂孔,晚期需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
2、视野缺损:患者常描述眼前出现固定黑影遮挡,如同幕布降落。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导致感光细胞缺氧,超过72小时可能造成永久损伤。需紧急进行巩膜外垫压术或气液交换术复位视网膜。
3、闪光幻觉:玻璃体牵拉视网膜产生机械刺激,患者会看到持续数秒的闪电样光斑。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玻璃体后脱离,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视网膜是否受损。每日自测单眼视物可早期发现异常。
4、飞蚊症加剧:突然增多的黑点或蛛网状阴影提示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血管破裂。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控制血糖并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情加重。
5、视物变形:黄斑区脱离时直线呈现波浪状弯曲,常见于外伤后视网膜震荡。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测可发现中心暗点,需在48小时内进行玻璃体腔注气术。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促进气泡顶压视网膜。
视网膜健康需定期进行眼底照相检查,600度以上近视者每半年筛查一次。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避免跳水、蹦极等剧烈活动。出现症状后需立即平卧并避免头部震动,争取6小时内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