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治疗耳鸣耳聋有什么药

2025-05-24

173次浏览

治疗耳鸣耳聋的药物主要有甲钴胺、银杏叶提取物、尼莫地平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使用。

1、甲钴胺:

功能主治:治疗神经性,血管性,心理性或混合性勃起障碍。辅助其它方法诊断勃起障碍。

用法用量:0.2-140 μg,1次/日或3次/周,海绵体内直接注射,注射部位通常在阴茎背侧面的近根部1/3处,剂量应按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在研究中,约99%的病人使用剂量小于或等于60 μg。建议使用最低有效剂量,使阴茎勃起能完成性交,但勃起时间不超过60分钟,如果病人对所给剂量无反应,在1 hr内可给予下一个较高剂量,如仍无反应,那么至少间隔1天,才能给予下一个剂量。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常用于治疗神经性耳鸣和耳聋。该药物能促进神经髓鞘修复,改善内耳微循环,对糖尿病、酒精中毒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伴随的耳鸣有一定缓解作用。使用期间需监测血常规,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轻度胃肠道反应。

2、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来增加内耳血供,适用于血管性耳鸣和突发性耳聋的辅助治疗。其含有的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耳蜗毛细胞损伤。需注意与抗凝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3、尼莫地平:

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能选择性扩张内耳血管,改善耳蜗缺血状态,对血管痉挛性耳鸣和噪声性听力损失有效。该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特别适用于伴有眩晕的耳蜗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与强效CYP3A4抑制剂联用。

4、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突发性耳聋的急性期治疗,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减轻内耳水肿。一般采用短期冲击疗法,对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病毒感染后听力下降效果显著。需警惕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高血压患者慎用。

5、改善微循环药物:

前列地尔、己酮可可碱等药物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耳蜗血流量,对老年性聋和血管硬化性耳鸣有帮助。这类药物通过调节前列腺素代谢或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作用,使用时需评估凝血功能,手术前需停药。

耳鸣耳聋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建议保持低盐饮食控制血压,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减少内耳血管痉挛。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环境。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神经修复,焦虑情绪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眩晕、头痛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听神经瘤等器质性疾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