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肝癌可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方式控制病情发展。肝癌早期通常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乏力等症状。
1、肝动脉化疗栓塞:通过导管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阻断肿瘤血供。该方法创伤小,适用于肝功能储备较好的患者,可延长生存期。
2、射频消融治疗: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直接摧毁肿瘤组织。对直径≤3cm的单发肿瘤效果显著,五年生存率可达50%-70%。
3、靶向药物联合:介入治疗后配合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需定期监测血压、蛋白尿等药物不良反应。
4、微波消融术:通过电磁波产生高温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具有升温快、消融范围大的特点,对邻近大血管的肿瘤更具优势。
5、酒精注射治疗:超声引导下将无水乙醇注入肿瘤内部,使细胞脱水坏死。适用于凝血功能异常等不适合手术的患者,需多次治疗。
肝癌患者术后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硒元素。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严格戒酒并避免腌制食品,每3个月复查甲胎蛋白和肝脏影像学。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