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松弛通常不会自愈,需要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才能改善。
盆底肌松弛是指盆底肌肉群因各种原因导致张力下降,无法有效支撑盆腔器官,进而引发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常见原因包括妊娠分娩、长期腹压增加、年龄增长、肥胖等。盆底肌松弛的症状可能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性生活质量下降、下腹坠胀感等。若不及时干预,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盆底肌松弛,建议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日常护理包括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保持正常体重,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盆底肌锻炼是改善盆底肌松弛的有效方法,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有规律的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其力量。生物反馈治疗和电刺激治疗也可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和锻炼盆底肌。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盆底重建术或尿道中段悬吊术。
在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肌肉修复和增强。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免加重肥胖问题。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整体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增加腹压的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盆底肌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