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氯化钠溶液是指浓度为0.9%的氯化钠水溶液,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主要用于医疗领域的冲洗、稀释或补液。其主要成分包括氯化钠、注射用水,具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清洁创面、溶解药物等功能。
功能主治:1.防止低钠综合征。由于氯化钠的摄入量不能补偿排出量,如出汗过多、严重吐泻、大量放腹水、大面积烧伤、使用强效利尿剂以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所引起的低钠血症,可用生理盐水或适当补给高渗氯化钠溶液。高湿作业时可服用含食盐饮料。
2.防止脱水或休克,可用生理盐水。
3.用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阿狄森病),治疗过程中补充氯化钠,每天约10g。
4.生理盐水外用,可用于洗眼、洗鼻及洗伤口等。
用法用量:遵医嘱用。
生理氯化钠溶液由纯净氯化钠和灭菌注射用水配制而成,其渗透压为308mmol/L,与人体血浆渗透压一致。这种等渗特性使其在接触人体组织时不会引起细胞脱水或水肿,溶液pH值通常控制在4.5-7.0范围内,确保与多数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临床常用于伤口冲洗、医疗器械清洗、雾化吸入等操作。作为药物溶剂时能减少对血管和组织的刺激,在静脉补液治疗中可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轻度钠缺乏。眼科手术中用于角膜冲洗可维持眼内压平衡。
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参与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氯离子是胃酸合成原料。溶液通过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后,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因脱水导致的血液浓缩状态。其清洁作用源于氯化钠的轻微杀菌效果和机械冲刷能力。
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控制输注速度防止循环负荷过重,肾功能障碍者应监测电解质水平。不适用于严重低蛋白血症或高钠血症患者。开封后需24小时内使用,避免细菌污染。与某些抗生素配伍可能产生沉淀。
需符合药典无菌要求,采用三层输液袋或玻璃瓶包装。生产过程需经过多级过滤除菌,氯化钠含量误差不得超过±0.05%。成品需通过热原检测、微粒检查和含量测定,运输储存时应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
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前应检查包装完整性及溶液澄清度,出现浑浊或沉淀应弃用。日常储存于阴凉干燥处,远离儿童接触。进行创面冲洗时建议配合无菌操作,静脉输注需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特殊人群使用前应咨询医师,避免与含钙溶液混合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