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可选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甲硝唑等药物缓解。牙痛用药选择主要与疼痛原因、药物适应症及患者身体状况有关。
1、布洛芬:
功能主治:有消炎止痛作用。用于牙龈炎、牙周炎、牙龈红肿、口腔炎等。
用法用量:将乳膏涂抹于患处,一次1克(长约1~1.5公分),一日3~4次。在患处滞留3~5分钟后用清水漱口洗去。也可将乳膏挤于牙刷上刷牙。睡前使用效果较好。
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性牙痛。适用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引起的肿胀疼痛,可缓解中度疼痛伴局部发热症状。胃肠道敏感者需谨慎使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
2、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疼痛,适合龋齿或牙髓炎导致的神经性疼痛。该药物对胃肠刺激较小,但需控制每日用量,肝功能异常者应咨询
3、甲硝唑:
甲硝唑针对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牙周脓肿、根尖周炎等细菌感染性疼痛。常与广谱抗生素联用,用药期间禁止饮酒,可能出现金属味觉等副作用。
4、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作为青霉素类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牙槽脓肿或蜂窝组织炎。使用前需确认无青霉素过敏史,疗程通常5-7天,需完整服用避免耐药性。
5、丁硼乳膏:
丁硼乳膏为局部用药,可直接涂抹于口腔溃疡或牙龈肿痛处。含丁香酚等成分具有局部麻醉和杀菌作用,适合表浅性疼痛,深部感染需配合全身用药。
出现牙痛时建议先进行口腔检查明确病因,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日常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配合牙线清洁牙缝,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刺激。急性疼痛期间可用淡盐水漱口减轻炎症,长期反复牙痛需及时排查龋齿、牙周病等器质性问题。定期口腔检查和洗牙能有效预防牙源性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