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可通过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治疗,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免疫抑制、潮湿环境、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引起。
1、唑类抗真菌药:
酮康唑对皮肤癣菌和酵母菌感染有效,适用于体癣、足癣等浅表真菌病。氟康唑主要用于念珠菌性阴道炎、口腔念珠菌病等系统性感染,能透过血脑屏障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伊曲康唑对指甲真菌感染疗效显著,需注意监测肝功能。
2、丙烯胺类药物:
特比萘芬通过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杀灭真菌,对甲癣疗程需持续12周以上。布替萘芬外用乳膏适用于股癣、足癣等皮肤感染,每日涂抹1-2次。这类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哺乳期妇女慎用。
3、多烯类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是治疗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药物,需静脉给药且可能引发寒战发热。制霉菌素用于口腔和消化道念珠菌感染,含漱或口服后不吸收。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测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4、棘白菌素类:
卡泊芬净针对耐唑类药物的念珠菌血症,通过抑制β-葡聚糖合成破坏真菌细胞壁。米卡芬净适用于食管念珠菌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和低钾血症。这类注射药物多用于重症住院患者。
5、其他抗真菌剂:
环吡酮胺外用治疗花斑癣和皮肤念珠菌病,需连续使用4周以上。灰黄霉素对头癣效果较好,但可能引起光敏反应。氟胞嘧啶常与两性霉素B联用治疗隐球菌病,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真菌感染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干燥清洁,穿透气棉质衣物避免局部闷热。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需补充益生菌。饮食可增加大蒜、椰子油等天然抗真菌食物,严重感染需配合医生完成足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