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耳朵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5-04-11

173次浏览

耳朵出血可能由外伤、耳道感染、鼓膜穿孔、中耳炎、外耳道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手术修复、抗炎处理、肿瘤切除等方式治疗。

1、外伤:耳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掏耳过深可能导致耳道皮肤破损出血。避免自行掏耳,出血时用无菌棉球轻压止血,合并眩晕需排除颅底骨折。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用法用量:滴耳。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3次。滴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根据症状适当增...

2、耳道感染:真菌性或细菌性外耳道炎可能引发糜烂性出血。表现为耳痛伴黄色分泌物,需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硼酸酒精局部清洁,避免游泳进水。

3、鼓膜穿孔:爆炸伤或中耳压力骤变可致鼓膜血管破裂。突发耳痛伴听力下降,小穿孔多可自愈,大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

4、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侵蚀血管会引起血性分泌物。伴随耳鸣和发热,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鼓室积液者行鼓膜穿刺引流。

5、外耳道肿瘤:血管瘤或鳞癌可能导致反复出血。需通过CT确诊,良性肿瘤行激光切除术,恶性肿瘤需扩大切除联合放疗。

日常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使用硬物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护,擤鼻涕应单侧交替进行。耳出血超过24小时或伴随听力障碍、面瘫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和听力检查。高血压患者突发耳出血需警惕血管病变,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儿童反复耳出血应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完善凝血功能检测。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