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瘙痒可通过冷敷处理、保湿护理、药物涂抹、避免抓挠、就医评估等方式缓解。伤口瘙痒通常由组织修复、炎症反应、神经敏感、感染风险、瘢痕增生等原因引起。
局部冷敷能暂时抑制神经末梢敏感度,减轻瘙痒感。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每次敷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适用于无明显渗出的愈合期伤口。
干燥结痂会加剧瘙痒,使用凡士林或含尿素的保湿霜薄涂伤口周围。硅酮凝胶可软化瘢痕组织,减少增生期刺痒。每日护理2-3次,保持皮肤含水量在10%-15%最佳。
非处方药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炎症性瘙痒,苯海拉明乳膏阻断组胺反应。严重者需医生开具加巴喷丁缓解神经性痒感。药物使用不超过7天,避开开放性创面。
抓挠会破坏新生上皮组织,增加感染风险。采用指腹轻拍或无菌纱布按压替代。修剪指甲至1mm长度,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压力绷带能减少瘢痕与衣物的摩擦刺激。
持续瘙痒伴红肿热痛提示感染,需排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异常肉芽增生需激光或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糖尿病患者出现伤口周围麻木瘙痒应检查神经病变。
每日补充维生素C 200mg、锌15mg促进胶原合成,蛋白质摄入量保持1.2-1.5g/kg体重。伤口愈合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牵拉,可选择游泳等低冲击活动。定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更换敷料时观察愈合进度。瘙痒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渗液、发热需及时至烧伤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