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背起皮开裂可能由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银屑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药物涂抹、营养补充等方式改善。
1、皮肤干燥:冬季低温或频繁洗手导致皮脂分泌减少,角质层水分流失加速。建议每日涂抹含尿素、神经酰胺的护手霜,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室内湿度低于40%时可使用加湿器。
2、接触性皮炎:长期接触洗涤剂、消毒液等化学刺激物破坏皮肤屏障。表现为局部红斑伴鳞屑脱落,可能与苯扎氯铵、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成分有关。需佩戴橡胶手套隔离刺激源,急性期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
3、真菌感染:红色毛癣菌侵犯角质层引发角化过度,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皮损呈环状扩散伴边缘脱屑,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局部使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胶,疗程不少于4周。
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B族摄入不足影响上皮细胞分化,导致手掌及手背对称性脱皮。深绿色蔬菜、动物肝脏可补充维生素A,全谷物与瘦肉富含维生素B7。血清维生素检测可明确缺乏种类。
5、银屑病:免疫异常引发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手背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可能与链球菌感染、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需皮肤科确诊后采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窄谱UVB光疗。
日常护理需兼顾温和清洁与深度滋润,洗手水温控制在37℃以下,擦干后立即涂抹保湿产品。增加三文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修复皮脂膜,瑜伽等减压运动对特应性皮炎患者有益。若开裂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渗血、化脓,需排除慢性湿疹或掌跖角化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