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癌变风险,但概率较低。现有研究显示其恶变率约为1%,主要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相关。
一、恶变高危因素:
长期未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主要风险来源,囊肿直径超过10厘米者需特别警惕。年龄大于50岁、绝经后仍有病灶活动、合并异常阴道出血或CA125显著升高者,恶变风险相对增加。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最常见。
二、预防监测措施:
定期妇科检查与超声监测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CA125和HE4,MRI检查能更好识别囊肿内实性成分。出现囊肿快速增长、囊壁结节或血流信号异常时,需考虑腹腔镜探查。
保持规律运动每周3次以上有助于调节雌激素水平,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应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限制红肉及高脂食品。疼痛症状明显时可尝试热敷下腹部,每日不超过30分钟。心理方面建议参加病友互助小组,焦虑情绪严重者需专业心理疏导。出现异常体重下降或持续盆腔疼痛应及时就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