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肝炎史也可能得肝癌。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肝炎病毒感染只是其中之一。
肝癌的病因复杂,除了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糖尿病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已成为肝癌的重要诱因之一。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
1、非肝炎相关的肝癌风险因素:
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在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人群中较为常见,肝脏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能诱发癌变。黄曲霉毒素常见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食物中,是明确的致癌物质。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状态也可能促进肝癌发生。
2、肝癌的筛查与预防:
即使没有肝炎史,40岁以上人群也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血糖血脂,避免酗酒和霉变食物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降低脂肪肝风险。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蔬果可能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肝癌的预后与发现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肝癌可通过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方法治疗,五年生存率较高。中晚期肝癌治疗选择有限,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介入治疗为主。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持续右上腹隐痛、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定期体检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肝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