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检查的必要性需结合母婴血型差异、既往妊娠史等因素综合评估。对于O型血母亲且胎儿为A/B/AB型、既往有新生儿溶血病史或产检发现抗体效价升高者,建议进行该项检查。
1、母婴血型不合:当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遗传父亲A/B抗原时,母体可能产生抗A/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导致溶血。此类情况需在孕28周后每2-4周监测抗体效价,动态评估风险。
2、既往不良孕产史:曾有新生儿黄疸需光疗、贫血或换血治疗者,再次妊娠发生ABO溶血概率显著增加。孕中期进行抗体筛查可提前预警,必要时采取血浆置换等干预措施。
3、抗体效价异常升高:产检发现IgG抗A/B效价≥1:64时,胎儿发生中度以上溶血风险提高。通过定期B超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肝脾大小等指标,可早期发现胎儿贫血。
4、新生儿期监测:对于高风险产妇所生婴儿,出生后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胆红素水平及网织红细胞计数。若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胆红素每日上升>5mg/dl,需及时光疗。
5、低风险人群筛查:无高危因素的O型血孕妇,胎儿发生严重溶血概率低于3%。可酌情减少检测频率,但出生后仍应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必要时完善Coomb's试验。
孕期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降低溶血风险,建议每日摄入富含铁元素的动物肝脏、红肉及深绿色蔬菜。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可改善胎盘血液循环。新生儿护理需注重早期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者每日哺乳8-12次,配方奶喂养按需供给。出现皮肤黄染迅速加重、嗜睡或拒奶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