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可通过药物坐浴、生物蛋白胶填充、挂线疗法、激光消融等方式治疗。肛瘘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克罗恩病、结核感染、外伤、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坐浴:高锰酸钾溶液或中药复方黄柏液坐浴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该方法适用于浅表低位单纯性肛瘘,需配合抗生素软膏外涂。
2、生物蛋白胶填充:将纤维蛋白封闭剂注入瘘管促进粘连闭合,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需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对分支复杂的肛瘘效果有限,复发率约30%。
3、挂线疗法:用橡皮筋缓慢切割瘘管形成瘢痕愈合,治疗周期约4-6周。期间需每日消毒换药,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适用于高位肛瘘伴肛门括约肌受累者。
4、激光消融:钬激光汽化瘘管内壁组织,精确度高且出血少。术后需口服甲硝唑预防感染,两周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用于活动期肠道炎症患者。
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推荐燕麦、火龙果、木耳等食材。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提肛运动3组每组20次。出现发热、持续渗液需及时复查,治疗期间穿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定期肛肠科随访评估愈合情况,复杂性肛瘘或反复发作仍需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