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内异物可通过手法取出、药物辅助、内镜处理、手术干预及心理疏导等方式处理。异物类型、滞留时间及并发症程度决定具体方案。
功能主治:用于便秘。
用法用量:将容器顶端拧开,涂以少许开塞露润滑管口,缓慢插入肛门,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内,成人一次1支,儿童一次0.5支。
1、手法取出:
表浅异物可由专业医师戴手套润滑后直接取出,适用于边缘光滑的小型物体。操作前需肛门指诊评估位置,过程中避免暴力牵拉造成直肠黏膜损伤。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可减轻患者不适感,儿童需在镇静状态下进行。
2、药物辅助:
石蜡油等润滑剂可帮助光滑异物自然排出,山莨菪碱能缓解肠痉挛。但禁用于尖锐异物或已出现肠壁损伤者,腐蚀性物体需立即手术。使用开塞露前需确认异物未嵌顿,否则可能加重肠管压力。
3、内镜处理:
结肠镜下采用异物网篮或抓钳适用于直肠上段异物,尤其对不规则物体更安全。需在充气状态下谨慎操作,防止肠穿孔。内镜能同步检查黏膜损伤情况,发现活动性出血可即时电凝止血。
4、手术干预:
出现肠穿孔、大出血或完全嵌顿时需剖腹手术,经肛门括约肌切开术适用于下端巨大异物。合并腹膜炎者需肠道造瘘,二期吻合。术前CT检查可明确异物与邻近器官关系,避免术中副损伤。
5、心理疏导:
性自慰或精神障碍导致的反复塞入异物需心理评估。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强迫行为,必要时联用抗焦虑药物。对未成年患者应排查虐待可能,建立长期随访机制预防复发。
预防直肠异物需加强儿童看护避免误吞玩具,成人应正确使用医疗栓剂。日常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排便困难时可用温水坐浴代替强行通便。肛门不适超过24小时或伴发热、便血需立即就医,延误处理可能导致直肠周围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便后清洗建议使用温和无皂基清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