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肠扭转是怎么回事

2025-06-16

1489次浏览

肠扭转可能由肠道解剖异常、肠系膜过长、肠道蠕动紊乱、腹部手术后粘连、剧烈运动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胃肠减压、手法复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肠切除吻合等方式治疗。

功能主治:-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 - 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用法用量:便秘及临床需要维持软便的情况 :每日剂量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节,下面的推荐剂量可作为参考。1.成人起始剂量30-45 mL/日,维持剂量15-25 mL/日 ;2.7-14岁儿童:起始剂量15 mL/日,维持剂量10 mL/日 ;3.3-6岁儿童:起始剂量5-10 mL/日,维持剂量5-10 mL/日 ;4.婴儿:起始剂量5 mL/日,维持剂量5 mL/日。5.治疗几天后,可根据患者情况酌减剂量。杜密克宜在早餐时1次服用。根据乳果糖的作用机制,1至2天可取得临床效果。如2天后仍未有明显效果,可考虑加量。6.肝昏迷及昏迷前期 起始剂量 :30-50 mL,每日3次。维持剂量 :应调至每日最多2-3次软便,大便pH值5.0-5.5。

1、肠道解剖异常

先天性肠道旋转不良或盲肠游离等解剖结构异常容易导致肠管固定不牢。这类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间歇性腹痛症状,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日常需避免暴饮暴食,餐后不立即进行弯腰或转身等动作。若出现持续绞痛伴呕吐,需警惕肠扭转急性发作。

2、肠系膜过长

肠系膜发育过长会使肠道活动度过大,在体位突然改变时可能发生肠管旋转。此类情况多见于青少年,常表现为突发脐周剧痛伴停止排便排气。急性期需立即禁食禁水,通过腹部CT明确扭转程度,轻度扭转可采用肠镜辅助下复位。

3、肠道蠕动紊乱

长期便秘或肠道炎症会导致肠蠕动节律异常,可能诱发局部肠袢扭转。患者多有排便习惯改变病史,扭转初期可出现腹胀与肠鸣音亢进。建议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调节肠道功能。

4、腹部手术后粘连

腹腔手术后的纤维粘连可能造成肠管牵拉固定点异常,增加扭转风险。这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史,疼痛多始于切口周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等防粘连剂可降低发生率。反复发作需考虑粘连松解手术。

5、剧烈运动

饱餐后立即进行跳跃、翻滚等剧烈运动,可能使充满食物的肠袢因惯性发生扭转。常见于运动员或健身人群,典型表现为运动后突发腹痛伴冷汗。预防关键在于餐后休息1-2小时再运动,发作时需立即停止活动并采取膝胸卧位。

肠扭转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不易消化食物。急性发作期需严格禁食,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可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但避免在饱腹状态下进行腹部力量训练。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有无粘连复发迹象。出现反复腹胀或排便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