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叮咬可能引起虫咬皮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或丘疹。虫咬皮炎可通过冷敷止痒、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方式缓解症状。螨虫叮咬通常与环境卫生不佳、宠物接触、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关。
1、环境卫生:
居所灰尘积聚、床品未定期清洗可能滋生尘螨,其分泌物或尸体接触皮肤后诱发过敏反应。建议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单被套,使用防螨材质寝具,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2、宠物接触:
犬猫等动物皮毛携带的疥螨或蠕形螨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宠物需定期驱虫洗澡,避免与人共寝。接触后出现对称性丘疹伴剧烈瘙痒时,需排查螨虫感染。
3、免疫状态:
儿童或过敏体质者更易对螨虫毒素产生超敏反应。日常需增强锻炼补充维生素C,严重者可检测血清IgE水平。免疫抑制人群可能出现大疱性皮疹伴发热。
4、病理因素:
疥螨感染可能与密切接触传播有关,通常表现为指缝、腕部隧道样皮损伴夜间剧痒。蠕形螨过度增殖可能与毛囊炎相关,常见鼻周红斑脱屑。外用硫磺软膏或口服伊维菌素可治疗。
5、鉴别诊断:
需排除蚊虫叮咬、荨麻疹等其他皮肤病。典型螨虫皮炎呈簇集性分布,中央可见针尖大小咬痕。皮肤镜检出螨虫或粪便可确诊,顽固病例需行皮肤活检。
日常预防需注重环境清洁与个人防护,出现持续瘙痒、皮肤溃烂或发热时及时皮肤科就诊。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多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亚麻籽;选择棉质透气衣物,运动后及时沐浴减少汗液刺激。定期暴晒寝具并使用除螨仪,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