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治疗、腹腔穿刺引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肝硬化腹水通常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淋巴液生成过多、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限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需控制在2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有助于改善低蛋白血症。水分摄入需根据血钠水平调整,严重低钠时需限制至1000毫升/日。
2、利尿药物:螺内酯通过拮抗醛固酮减少钠水潴留,呋塞米抑制髓袢升支钠重吸收,托拉塞米适用于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和肾前性氮质血症。利尿剂抵抗时可联合白蛋白静脉输注。
3、穿刺放液:单次放液不超过5升可预防循环功能障碍,大量放液需同步输注白蛋白每放1升补8克。顽固性腹水需每周定期穿刺,注意无菌操作预防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压力骤降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4、分流手术:TIPS术通过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降低门脉压力,适用于反复穿刺无效者。术后需抗凝预防支架血栓,可能加重肝性脑病。Child-Pugh评分>12分或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禁忌。
5、肝移植评估:终末期肝硬化符合米兰标准者可列入移植名单,术前需控制感染和营养不良。活体肝移植需评估供体安全性,术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
患者需长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每日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饮食采用高热量低脂软食,分6-8次少量进食。出现发热、意识改变或尿量骤减需立即就医,警惕肝肾综合征和脓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