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在医学上是乳腺超声检查Breast Ultrasonography的缩写,属于无创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高频声波成像评估乳腺组织结构。该技术主要用于鉴别乳腺肿物性质、引导穿刺活检及筛查高危人群,对致密型乳腺或孕妇等不适宜X线检查者具有独特优势。检查过程无电离辐射,需在皮肤涂抹耦合剂后由探头滑动完成,通常与乳腺X线摄影钼靶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1、原理:乳腺超声利用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反射差异生成图像,高频探头7.5-15MHz可清晰显示0.5cm以上的病灶。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实性结节则呈低回声,恶性肿瘤常见形态不规则、微钙化等特征。多普勒模式能观察血流信号,帮助判断肿瘤活性。
2、适应症:35岁以下女性首选检查,尤其适合孕期哺乳期乳腺评估。对可触及包块、乳头溢液或钼靶发现致密影时需补充超声,能准确区分囊实性病变。乳腺癌高危人群BRCA基因突变、家族史建议每6-12个月定期筛查,配合磁共振提高检出率。
3、优势:无放射性且可重复操作,能动态观察病灶弹性与活动度。对致密型乳腺的敏感性达80%,可检出钼靶遗漏的1cm以下肿瘤。超声引导下空心针活检准确率超95%,较触诊引导减少20%的假阴性。检查时体位灵活,仰卧位配合外展上肢即可完成扫描。
4、局限:对微小钙化灶识别率低于钼靶,<5mm的导管内癌易漏诊。操作者依赖性较强,经验不足可能导致20%的误判。肥胖患者因声波衰减图像质量下降,需调整探头频率。部分等回声肿瘤与正常腺体对比度差,需结合造影增强显像。
5、报告解读:BI-RADS分级系统是国际标准,2类以下建议常规随访,4类以上需病理确诊。报告中会标注病灶位置钟面定位法、大小三维径线、纵横比及血流分级。弹性成像参数如应变比值>3.08提示恶性可能,但最终诊断需综合临床与其他检查。
乳腺超声检查前后无需特殊准备,但避免在月经周期第7-14天腺体充血期进行检查以提高准确性。穿着前开扣衣物便于操作,检查后皮肤残留的耦合剂用温水擦拭即可。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联合钼靶与超声筛查,发现无痛性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或腋窝淋巴结肿大时需及时就诊。日常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可降低乳腺癌风险,哺乳满12个月能使发病概率下降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