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新生儿舌头一吐一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6-22

655次浏览

新生儿舌头一吐一吐可能是正常的觅食反射,也可能与喂养不当、口腔不适、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主要有觅食反射、饥饿信号、鹅口疮、舌系带过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

1、觅食反射

新生儿出现舌头一吐一吐的动作,最常见的原因是觅食反射。这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原始反射,当触碰婴儿口周时,会出现转头、张嘴、伸舌等动作,帮助寻找母乳。这种反射在出生后3-4个月逐渐消失,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须特殊处理。家长只需按需喂养,注意观察婴儿其他表现是否正常。

2、饥饿信号

舌头反复吐露可能是婴儿表达饥饿的非语言信号。新生儿胃容量小,需要频繁进食,当感到饥饿时,可能通过伸舌动作引起家长注意。此时婴儿可能伴随哭闹、吸吮手指等表现。建议家长记录喂养时间,掌握婴儿进食规律,及时响应喂养需求,避免过度饥饿导致烦躁不安。

3、鹅口疮

口腔黏膜感染白色念珠菌可能导致婴儿因不适而频繁吐舌。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擦拭后可见充血创面。婴儿可能因疼痛拒绝进食、哭闹不安。家长需注意奶具消毒,哺乳前后清洁乳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等药物治疗,避免自行刮除白膜造成黏膜损伤。

4、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过短可能限制舌头活动,导致婴儿反复尝试伸舌。这种情况可能影响哺乳效率,表现为吸吮无力、喂养时间过长。轻度舌系带短通常无须干预,严重者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行舌系带切开术。家长可观察婴儿是否伴有哺乳困难、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及时咨询儿科

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少数情况下,频繁吐舌可能是先天性甲减的表现之一。这类婴儿通常伴有黄疸消退延迟、嗜睡、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等症状。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该疾病,确诊后需立即开始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避免影响智力发育。家长若发现婴儿除吐舌外还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家长日常需注意观察婴儿吐舌的频率、伴随症状及生长发育情况。保持喂养卫生,避免过度包裹导致过热,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若吐舌动作持续存在或伴有进食困难、体重不增、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儿科或新生儿科,排除病理性因素。正常生理性吐舌会随月龄增长逐渐减少,无须过度干预。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