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胎停是指胎儿死了吗

2025-04-21

357次浏览

过敏性鼻炎可能引起哮喘,两者同属过敏性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炎症可能向下蔓延至气道,增加哮喘风险。控制鼻炎症状、避免过敏原接触、规范用药、监测肺功能、加强免疫调节可降低哮喘发生概率。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持续处于炎症状态,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扩散影响下呼吸道。长期未控制的鼻腔炎症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咳嗽、胸闷等哮喘前驱症状。

尘螨、花粉等共同过敏原同时刺激鼻部和支气管黏膜。鼻部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免疫应答可能触发全身性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多等哮喘典型病理变化。

鼻腔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后,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弧引起支气管收缩。频繁打喷嚏、鼻塞导致的经口呼吸使干燥冷空气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夜间鼻塞加重时低氧血症也可能刺激气道反应。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具有相似的Th2型免疫反应特征,IL-4、IL-5等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发病。约40%过敏性鼻炎患者合并哮喘,两者可能为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称为"同一气道疾病"。

规范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可降低哮喘发作风险。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上下气道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免疫治疗通过调节特异性IgE水平,可同时改善鼻部和支气管症状。

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定期进行肺功能筛查,居家使用峰流速仪监测气道功能。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等抗炎营养素,规律进行游泳、瑜伽等增强膈肌功能的运动。卧室使用防螨床品,湿度控制在50%以下,外出佩戴纳米纤维防护口罩减少过敏原吸入。出现夜间憋醒、运动后喘息等症状时需及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明确哮喘诊断。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