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病与扁平疣可通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好发部位、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区分。脂溢性角化病多与皮肤老化相关,表现为褐色疣状斑块;扁平疣由HPV感染引起,呈现扁平丘疹。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粗糙如蜡样,颜色从浅棕至黑色不等,边界清晰且可隆起于皮肤。扁平疣表现为直径2-5毫米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肤色或淡褐色,多呈线状排列,偶有轻微瘙痒。
脂溢性角化病与角质形成细胞良性增生有关,紫外线暴露和遗传因素是主要诱因。扁平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3型、10型感染导致,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青少年群体更易感。
脂溢性角化病多见于面部、颈部、胸背等光暴露部位,随年龄增长数量增多。扁平疣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皮损常突然成批出现,具有同形反应特征。
组织学检查显示脂溢性角化病有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假性角囊肿。扁平疣病理可见空泡细胞及颗粒层增厚,HPV检测呈阳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病毒颗粒。
脂溢性角化病可采用液氮冷冻、电灼或二氧化碳激光去除,一般无需药物治疗。扁平疣需局部使用咪喹莫特乳膏、维A酸软膏或水杨酸制剂,顽固性皮损可配合光动力疗法。
日常护理需注意防晒以延缓脂溢性角化病进展,避免搔抓扁平疣防止病毒扩散。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E和硒元素增强皮肤抵抗力,保持规律作息。皮损突然增大、出血或颜色不均时应及时就诊,皮肤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运动方面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