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治疗需综合药物干预、营养补充和运动康复。钙剂、维生素D和抗骨吸收药物是基础治疗方案,配合适度负重运动可延缓骨质流失。
一、药物干预方案:
临床常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钙素类药物可缓解骨痛,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适用于绝经后女性。严重病例可考虑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所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骨密度。
二、营养支持要点:
每日钙摄入量应达1200毫克,优先通过乳制品、豆制品和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D每日补充800-1000IU促进钙吸收,适量摄入富含镁、锌的海产品和坚果。需限制高盐饮食和咖啡因摄入,避免影响钙质代谢。
三、运动康复策略:
推荐快走、太极拳等低冲击负重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水中运动适合关节疼痛者,弹力带训练可增强核心肌群。平衡训练如金鸡独立能预防跌倒,所有运动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
除规范治疗外,需改善居家防跌倒设施,保持地面干燥并安装扶手。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跟踪疗效,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控制基础疾病。冬季注意保暖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适度日晒但避免暴晒。心理上需建立长期管理意识,家属应参与监督用药和营养搭配,通过社交活动维持积极心态。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