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更容易怕冷可能由基础代谢率下降、皮下脂肪减少、血液循环减缓、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强保暖、适度运动、药物治疗、营养补充、定期体检等方式改善。
1、代谢减缓: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长降低15%-30%,产热能力减弱。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冬季穿戴羊毛袜、羽绒背心重点保暖四肢和躯干。
2、脂肪层变薄:皮下脂肪厚度减少40%-50%导致隔热能力下降。可增加核桃、深海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使用电热毯时控制温度在40℃以下避免低温烫伤。
3、血管老化:动脉硬化导致末梢血流量减少50%以上。每天用40℃温水泡脚20分钟,选择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类中药进行足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4、甲状腺问题:65岁以上人群甲减患病率达4%-15%,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碘缺乏有关,常伴随乏力、体重增加。需检测TSH指标,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每周摄入紫菜、海带等富碘食物2-3次。
5、营养缺乏:老年贫血患病率超20%,多因铁、叶酸或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猪肝、菠菜配合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严重者需补充琥珀酸亚铁或注射维生素B12,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老年怕冷需注意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搭配红枣枸杞茶,避免空腹饮用绿茶。选择上午10点或下午3点进行日光浴,每天晒太阳15-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时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使用梯度压力袜改善下肢循环。每年进行甲状腺功能、血常规、骨密度检查,警惕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体温调节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