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后阴道流血通常持续1-2周,可通过观察出血量变化、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药物辅助等方式处理。引产术后出血可能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凝血功能障碍、感染、子宫复旧不良等因素有关。
1、观察出血量:
术后前3天出血量类似月经,之后逐渐减少为淡红色分泌物。若出现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排出大血块或持续鲜红色出血超过10天,需警惕子宫收缩异常或组织残留。每日记录卫生巾更换频率和出血颜色变化有助于判断恢复情况。
2、保持清洁:
使用流动温水每日清洗外阴2次,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游泳及阴道冲洗,勤换纯棉内裤和卫生巾。恶露异味伴随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检测阴道分泌物培养。
3、限制活动:
术后一周内避免提重物、深蹲或高强度运动,散步时间控制在每次15分钟内。子宫过度震动可能加重出血,建议采用侧卧屈膝体位休息,腹部可束收腹带辅助子宫复位。
4、药物干预:
益母草颗粒、生化汤等中成药可促进宫缩排瘀,血常规异常者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出血量多时医生可能开具缩宫素注射液或氨甲环酸片,合并感染者需服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5、病理因素:
胎盘残留可能与手术操作或子宫畸形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大出血伴下腹绞痛,超声检查可确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瘀斑,需检测D-二聚体和血小板功能。
术后饮食宜选择高铁食物如鸭血、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每日饮用红糖姜水不超过200ml。两周后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排净情况,6周内禁止性生活。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有助于盆底肌恢复,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