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衣物、调节心理压力、及时就医治疗。
常见诱发因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海鲜等食物。建议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致敏食物,居家使用防螨床品,外出佩戴口罩减少花粉接触。部分患者对冷热刺激敏感,需避免突然温度变化。
选择pH值5.5的温和沐浴露,水温控制在37℃以下,洗澡时间不超过10分钟。瘙痒时可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湿敷,避免搔抓导致皮肤破损。指甲定期修剪,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
穿着100%棉质或丝质透气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新衣物需充分洗涤去除化学残留,洗涤时使用无香料洗衣剂。冬季着装采用洋葱式穿法,便于随时增减衣物调节体温。
压力会加重组胺释放,可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午后进行30分钟快走等有氧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
慢性荨麻疹可能与甲状腺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风团反复发作超过6周伴血管性水肿。急性发作时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严重者需注射肾上腺素。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IgE检测。
饮食推荐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Omega-3脂肪酸丰富的三文鱼、亚麻籽,避免含组胺的发酵食品。运动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刺激项目,运动后及时清洁汗液。建立症状日历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用药情况,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居住环境保持湿度50%左右,每周用吸尘器清理死角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