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可能由童年创伤、长期压力、遗传因素、脑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引起,症状表现为身份转换、记忆缺失、现实感丧失、情绪波动、自我认知混乱等。
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1、身份转换:
患者表现出两个或以上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各身份间存在明显行为模式差异。转换过程可能突然发生,常由压力事件触发,不同人格对同一事件的记忆和认知可能完全割裂。
2、记忆缺失:
当某个身份主导时,其他身份活动期间的记忆会出现空白。这种遗忘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患者常发现无法解释的物品或身处陌生环境。
3、现实感丧失:
患者对自身或环境的感知出现扭曲,可能伴随灵魂出窍感或观察者视角。部分人格会否认身体特征,如成年人格坚持认为自己是儿童,或拒绝承认镜中影像属于自己。
4、情绪波动:
不同人格可能呈现极端情绪特征,如某个身份持续抑郁而另一身份异常亢奋。情绪切换常无过渡期,伴随瞳孔变化、声音语调改变等生理特征。
5、自我认知混乱:
患者对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产生矛盾认知,可能同时存在多套个人历史叙述。部分人格会虚构背景故事,或声称被超自然力量控制。
日常护理需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律,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刺激。规律进行瑜伽、正念等舒缓运动,保持7-9小时睡眠。饮食注意增加富含omega-3的三文鱼、核桃,补充B族维生素。症状急性发作时需立即就医,长期治疗需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常用药物包括舍曲林、喹硫平、丙戊酸钠等。家属应学习非评判性沟通技巧,记录症状发作规律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