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动脉阻塞可通过溶栓治疗、降眼压治疗、血管扩张剂、吸氧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视网膜动脉阻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栓栓塞、巨细胞动脉炎、心源性栓塞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疗:
发病6小时内可采用尿激酶、阿替普酶等药物静脉溶栓,溶解阻塞部位血栓。需配合眼底血管造影评估缺血范围,治疗期间监测凝血功能及颅内出血风险。
2、降眼压处理:
急性期通过前房穿刺或口服乙酰唑胺降低眼压,增加视网膜灌注压。按摩眼球促进栓子移位,每小时测量眼压避免继发青光眼。
3、血管扩张剂: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静脉滴注罂粟碱扩张视网膜动脉。联合吸入95%氧气与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改善视网膜缺氧状态。
4、病因控制: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服用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高血压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巨细胞动脉炎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5、手术干预:
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玻璃体积血,视神经鞘开窗术缓解视神经水肿。晚期病例可尝试视网膜动脉导管取栓术,但视力预后普遍较差。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在130/80mmHg、空腹血糖6.1mmol/L以下,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锻炼。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20g坚果及300g深色蔬菜,避免吸烟及高盐食品。出现突发视力下降需立即急诊处理,黄金救治窗不超过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