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肺炎支原体肺炎

原庆

原庆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呼吸内科

2023-12-15

9640次浏览

  大家都知道肺炎,但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我想大家就不是很了解了,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如头痛、乏力、肌痛、鼻咽部病变、咳嗽、胸痛、脓痰和血痰,肺部X线表现和化验室检查如冷凝集试验等有助诊断。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症状,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肺炎 (8).jpg

功能主治:用于1岁及1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磷酸奥司他韦能够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但是乙型流感的临床应用数据尚不多)。患者应在首次出现症状48小时以内使用。 2.用于成人和13岁及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用法用量:• 本品用温开水完全溶解后口服。 • 磷酸奥司他韦可以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用。但对一些病人,进食同时服药可提高药物的耐受性。 流感的治疗 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就应开始治疗。 成人和13岁以上青少年 推荐口服剂量是每次75毫克,每日2次,共5天。 儿童 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 体重 推荐剂量 ≤ 15 千克 30 毫克,每日 2 次 > 15-23 千克 45 毫克,每日 2 次 > 23-40 千克 60 毫克,每日 2 次 > 40 千克 75 毫克,每日 2 次 流感的预防 磷酸奥司他韦用于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后的流感预防时的推荐口服剂量为75毫克,每日1次,至少7天。 同样应在密切接触后2天内开始用药。 磷酸奥司他韦用于流感季节时预防流感的推荐剂量为75毫克,每日1次。有数据表明连用药物6周安全有效。服药期间一直具有预防作用。 特殊人群用量 老年患者用药 在治疗和预防流感时,老年患者无需调整用药剂量。 肾功能不全患者 流感治疗: • 肌酐清除率 > 60 mL/分钟:无需调整剂量。 • 肌酐清除率 30-60 mL/分钟:每次 30 mg,每日两次,共 5 天。 • 肌酐清除率 10-30 mL/分钟:每次 30 mg,每日一次,共 5 天。 • 血液透析患者:若症状在透析间期加重,透析前给 30 mg 起始剂量,透析后每次给予 30 mg。 •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给 30 mg,之后每 5 天给药 30 mg。 • 肌酐清除率 < 10 mL/分钟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尚无剂量建议。 流感预防: • 肌酐清除率 > 60 mL/分钟:无需调整剂量。 • 肌酐清除率 30-60 mL/分钟:每次 30 mg,每日一次。 • 肌酐清除率 10-30 mL/分钟:每次 30 mg,隔日一次。 •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给 30 mg 起始剂量,之后每两次透析后给予 30 mg。 • 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前给 30 mg,之后每 7 天给药 30 mg。 • 肌酐清除率 < 10 mL/分钟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尚无剂量建议。 肝功能不全患者 用于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和预防流感时,剂量不需要调整。本品用于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尚未研究。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流感治疗:免疫低下患者的推荐治疗时间为 10 天。无需调整剂量。 流感预防: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时,推荐使用 12 周。无需调整剂量。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曾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起病缓慢,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有血痰)。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统受累,也可威胁生命或死亡。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约占肺炎总数的15%~30%,流行年可高达40%~60%;一般预后良好,为自限性疾病。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肺炎支原体是能在无细胞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微生物之一,平均直径125~150um,无细胞壁,能在含有血清蛋白和甾醇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2~3周后菌落呈煎蛋状,当中较厚,周围低平。支原体经口、鼻的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引起散发的呼吸道感染或者小流行。本病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各种原因引的肺炎的10%。常于秋季发病。病人中儿童和青年人居多,婴儿有间质性肺炎时应考虑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性。
  咳嗽为本病突出的症状,一般于病后2~3天开始,初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咳、常有黏稠痰液偶带血丝,少数病例可类似百日咳样阵咳。可持续1~4周。肺部体征多不明显,甚至全无。少数可听到干、湿啰音乐。但多块消失,故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表现不一致,为本病特点之一。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较重,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憋、喘鸣音较为突出,肺部啰音比年长儿多。部分患儿童可患有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呻吟、格林-把利综合征等肺外表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尽可能的让自己居住在空气比较好的环境中,来预防肺炎的发生。
微信好友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科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