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根尖切除术对牙齿有危害吗

2025-04-17

281次浏览

根尖切除术可通过清除感染组织、促进牙槽骨修复等方式治疗根尖周炎,通常由龋齿继发感染、牙外伤、根管治疗失败等因素引起。

1、感染控制:根尖周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咬合痛、牙龈肿胀等症状。手术彻底清除根尖肉芽肿及病变组织,配合头孢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控制感染。

2、骨组织修复:慢性炎症导致根尖区骨质破坏,手术需切除部分牙根并刮除病变骨质。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可逐渐被新生骨组织替代,建议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促进愈合。

3、牙齿稳固性:手术切除的牙根长度通常不超过3mm,剩余牙体通过树脂充填或全冠修复后,牙齿松动度多在Ⅰ度以内。避免用患牙啃咬硬物,定期复查牙周状况。

4、邻牙影响:规范操作下不会损伤邻牙牙根,但需注意术前拍摄CBCT明确解剖关系。术中采用超声骨刀可精准切割,降低邻牙牙周膜损伤风险。

5、术后并发症:可能发生暂时性唇麻木、切口裂开等情况,与局部解剖变异或护理不当有关。术后24小时冰敷、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能降低肿胀感染概率。

根尖切除术后需保持口腔卫生,选择软质食物如鸡蛋羹、燕麦粥,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刷牙时避开手术区域。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渗出应及时复诊,多数患者术后3-6个月X线显示骨缺损完全修复。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