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可通过麻醉准备、器械置入、宫腔探查、病灶处理、术后观察等步骤完成。该操作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使用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微创诊疗。
1、术前准备:患者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术前8小时禁食禁水,采用腰麻或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并消毒铺巾。宫颈扩张需使用Hegar扩张器逐步扩至10-12号。
2、置入镜体:通过阴道置入宫腔镜外套管,灌注生理盐水或甘露醇膨宫,维持压力80-100mmHg。光学视管连接冷光源和摄像系统,图像放大倍数20-60倍,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细微结构。
3、宫腔探查:系统观察子宫角部、前后壁及输卵管开口,识别息肉、肌瘤或粘连等病变。必要时采用5Fr操作通道进行靶向活检,使用抓钳、剪刀等器械配合电凝止血。
4、病灶处理:子宫内膜息肉采用息肉钳旋切,粘膜下肌瘤行电切术,宫腔粘连使用微型剪刀分离。严重出血点用双极电凝止血,较大创面放置球囊导管压迫24小时。
5、术后管理: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预防感染,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术后2周禁止盆浴和性生活,1个月后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异常出血或发热需及时返院处理。
术后饮食宜选择高蛋白的鱼虾、鸡蛋促进创面修复,适量补充菠菜、猪肝等含铁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ml以上。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使用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术后3个月经周期后需复查宫腔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