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痉挛可通过解痉药、抗酸药、促胃肠动力药、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胃痉挛通常由饮食刺激、胃酸分泌异常、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等原因引起。
1、解痉药:山莨菪碱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缓解平滑肌痉挛,颠茄片含生物碱可直接松弛胃肠平滑肌,匹维溴铵选择性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钙通道。这类药物适用于饮食不当或寒冷刺激引发的功能性痉挛,需注意可能引起口干、视物模糊等副作用。
2、抗酸药: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膜,氢氧化铝凝胶能快速缓解胃酸刺激导致的痉挛性疼痛。适用于暴饮暴食或酸性食物摄入过量时,建议餐后1小时嚼服,长期使用需警惕电解质紊乱。
3、促动力药:多潘立酮通过拮抗多巴胺受体加速胃排空,莫沙必利选择性刺激5-HT4受体改善胃肠协调运动。针对胃动力障碍引起的痉挛性疼痛,需与抗酸药间隔2小时服用,心脏病患者慎用。
4、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竞争性抑制组胺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法莫替丁作用持续时间更长。适用于胃酸过多诱发的痉挛,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应激因素有关,表现为夜间痛醒、反酸等症状。
5、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不可逆抑制H+-K+-ATP酶,泮托拉唑对细胞色素P450影响较小。针对胃溃疡或胃炎伴随的顽固性痉挛,需配合胃镜检查,治疗期间避免服用氯吡格雷等药物。
胃痉挛发作期应选择米粥、馒头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品。恢复期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快走30分钟促进胃肠蠕动。持续72小时不缓解或出现呕血、黑便需立即消化科就诊,胃溃疡患者需完善幽门螺杆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