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眼底病变有可能失明吗

2025-05-02

201次浏览

眼底病变确实可能导致失明,具体风险取决于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

眼底病变涵盖多种眼部疾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这些疾病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对视网膜结构造成不可逆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表现为微血管瘤和出血,晚期可能出现玻璃体积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湿性进展更快且更易影响中心视力。视网膜脱离超过72小时未处理,视力恢复概率显著降低。

1、可逆性眼底病变:

部分早期病变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发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血糖管理、视网膜激光光凝和抗VEGF药物注射,能有效延缓视力损害。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3-6个月可自行恢复。这类情况需定期进行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

2、不可逆性眼底病变:

晚期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青光眼患者需终身使用降眼压药物或接受滤过手术,仅能保存残余视力。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随着病程进展会出现管状视野,最终可能完全丧失光感。此类患者需进行定向行走训练和生活环境改造。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查眼压和眼底,糖尿病患者每半年需散瞳查眼底。日常避免长时间紫外线照射,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饮食注意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适度进行乒乓球等调节眼球运动的锻炼。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