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眼角又疼又痒可能由细菌感染、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睑缘炎、倒睫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局部热敷、人工泪液、抗组胺药物、抗生素滴眼液、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功能主治:用于由敏感致病菌引起的外眼感染: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眼睑炎,睑板腺炎等。
用法用量:滴于眼睑内。1. 轻﹑中度感染:一次1~2滴,每4小时1次。2. 重度感染:一次2滴,每小时1次。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外眼角红肿疼痛。这类感染常伴随黄色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配合眼部清洁护理。
2、过敏性结膜炎: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可引发眼睑及外眼角瘙痒。症状呈季节性发作,伴有水样分泌物和球结膜水肿。建议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
3、干眼症:
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会造成眼角干涩刺痛。长期使用电子屏幕会加重症状。可选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人工泪液,配合每天热敷10-15分钟改善睑板腺功能。
4、睑缘炎:
睑缘炎可能与葡萄球菌感染或脂溢性皮炎有关,通常表现为睫毛根部鳞屑、灼热感。需每日用婴儿洗发水稀释后清洁睑缘,严重时需使用夫西地酸眼膏等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5、倒睫:
睫毛生长方向异常会反复摩擦角膜,导致外眼角刺痛流泪。对于顽固性倒睫,需考虑电解毛囊术或睑内翻矫正手术。术后需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炎症反应。
日常应保持用眼卫生,避免揉搓眼睛。增加深海鱼、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每天进行眼球转动训练。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视力下降时,需及时至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游泳时佩戴护目镜可预防病原体感染,空调环境下使用加湿器维持眼部湿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