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哭可能由情绪波动、干眼刺激、结膜充血、角膜损伤、感染风险增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情绪调节、人工泪液、冷敷、抗炎药物、抗生素治疗等方式缓解。
1、情绪波动:哭泣时泪液分泌增多可能冲刷眼球表面脂质层,长期可能诱发干眼症。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等方式调节情绪,减少哭泣频率。
功能主治:用于由敏感致病菌引起的外眼感染: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眼睑炎,睑板腺炎等。
用法用量:滴于眼睑内。1. 轻﹑中度感染:一次1~2滴,每4小时1次。2. 重度感染:一次2滴,每小时1次。
2、干眼刺激:大量泪液蒸发后导致渗透压改变,可能引起眼部灼热感。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可改善症状。
3、结膜充血:机械摩擦导致结膜血管扩张,表现为眼白发红。冷敷可收缩血管,必要时短期使用萘敏维滴眼液等抗充血药物。
4、角膜损伤:反复擦拭动作可能造成角膜上皮划伤,伴随畏光流泪。需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避免佩戴隐形眼镜。
5、感染风险:泪液盐分降低局部免疫力,金黄色葡萄球菌易滋生。出现脓性分泌物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疗。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增强黏膜修复能力。每小时闭眼休息5分钟,配合眼球转动训练可改善睫状肌调节功能。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电子屏幕刺激,睡眠时使用热敷眼罩促进睑板腺油脂分泌。若持续存在视物模糊、眼压升高等症状需及时进行眼底检查排除青光眼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