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症状表现可能由胃黏膜炎症、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药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
1、上腹隐痛:多数患者表现为剑突下持续性钝痛或灼烧感,进食后可能加重或缓解。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可伴随胃部饱胀感。建议避免辛辣食物,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症状。
2、消化不良:胃排空功能受损导致早饱、嗳气、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餐后上腹压迫感,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日常需限制咖啡因摄入,饭后适度散步促进胃肠蠕动。
3、恶心呕吐:胃窦部炎症严重时易引发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长期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矿物质。生姜片含服或薄荷茶饮用可缓解恶心感。
4、食欲减退:炎症影响胃酸分泌功能,造成味觉异常和进食欲望下降。体重可能进行性减轻,需监测营养指标。建议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等维持营养。
5、黑便呕血:黏膜糜烂严重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咖啡渣样,粪便呈柏油状。这种情况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进行胃镜下止血或质子泵抑制剂静脉治疗。
慢性胃炎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每日摄入足量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避免空腹食用酸性水果。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规范完成抗生素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