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下颌前突怎么治疗

2025-04-18

336次浏览

下颌前突可通过正畸治疗、正颌手术、功能矫治器、肌功能训练、生活习惯调整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颌骨发育异常、咬合关系紊乱、外伤等因素引起。

1、正畸治疗:通过佩戴固定或活动矫治器调整牙齿排列,适用于轻度骨性畸形或牙性前突。常见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隐形矫治器等,治疗周期约1-3年。需配合定期复诊调整弓丝力度,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牙齿酸胀。

2、正颌手术:针对严重骨性畸形,需联合正畸-正颌治疗。术式包括下颌骨矢状劈开术、颏成形术等,通过截骨重新定位颌骨。术前需进行三维影像评估,术后需颌间固定4-6周,可能出现暂时性神经麻木。

3、功能矫治器:适用于生长发育期患者,如Twin-block、Activator等装置可引导下颌位置。每日佩戴12-14小时,通过改变肌肉力量平衡抑制下颌过度生长,需持续使用至青春期结束。

4、肌功能训练:针对口呼吸、舌位异常等软组织因素。每日进行唇肌闭合训练、舌尖上抬练习,配合吞咽模式矫正。建议使用矫治性唇弓或舌挡辅助,持续3个月以上可见改善。

5、生活习惯调整:纠正吮指、咬唇等不良习惯,避免长期前伸下颌动作。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减轻颏部压力,进食时注意双侧咀嚼平衡。儿童期需控制奶瓶使用时间至2岁前。

日常应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颌骨健康,如牛奶、深海鱼、坚果等食物。避免过硬或过黏食物影响矫治器稳定性,餐后使用冲牙器清洁托槽。建议每周进行游泳、瑜伽等对称性运动,避免单侧咀嚼导致肌肉失衡。正畸期间需每6-8周复诊,正颌术后需定期拍摄X光片监测骨愈合情况。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