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和子痫可通过高危因素筛查、血压监测、尿液检查、血液生化检测、超声评估等方式预测。这两种疾病通常与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免疫调节失衡、遗传易感性、慢性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高危筛查:孕前评估慢性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孕期监测体重增长过快或水肿。建议高风险孕妇每两周复查尿蛋白及血压,必要时转诊高危妊娠门诊。
2、血压监测: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140/90mmHg需警惕,动态血压监测可发现隐匿性升高。家庭自测血压应选择同一时段,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趋势。
3、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0.3g/24小时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提示异常。发现泡沫尿应及时检测,重复阳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4、血液检测: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肌酐异常等实验室指标异常具有预测价值。重点关注血管生成因子sFlt-1/PlGF比值的血清学变化。
5、超声评估: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显示搏动指数增高、脐血流阻力异常时,提示胎盘灌注不足。孕中期联合生物标志物检测可提高预测准确性。
预防性措施包括每日补钙400-800mg、控制钠盐摄入低于5g/天、适度进行游泳或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体重增长建议控制在每周0.5kg以内,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如鱼类、豆制品。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上腹痛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住院进行硫酸镁解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