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可通过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活动指导、饮食调整、心理调适等方式促进恢复。术后恢复与个人体质、手术情况等因素相关,需综合干预。
1、伤口护理: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避免沾水或摩擦。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术后7-10天可淋浴但忌盆浴。使用医用收腹带减轻张力,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
2、疼痛管理:术后48小时内按医嘱使用静脉镇痛泵,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缓解疼痛。采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翻身时用枕头支撑腹部。
3、活动指导:术后6小时开始床上踝泵运动,24小时后尝试下床活动。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可进行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恢复。
4、饮食调整:术后6小时禁食后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选择小米粥、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补充蛋白质如鱼肉、鸡蛋,多食新鲜果蔬预防便秘。
5、心理调适:关注产后情绪变化,与家人沟通分担育儿压力。通过冥想、音乐放松心情,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术后恢复期需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适当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促进造血。早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6周后逐步恢复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哺乳期注意钙质摄入,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定期复查子宫复旧情况,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症状及时就医。保持充足睡眠,采用侧卧姿势减轻腹部压力,家人应协助新生儿护理减轻产妇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