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化疗等方式治疗。甲状腺癌通常与遗传因素、电离辐射暴露、碘摄入异常、雌激素水平异常、甲状腺良性病变恶变等因素有关。
1、手术切除:甲状腺癌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根据肿瘤分期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全甲状腺切除或颈部淋巴结清扫。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早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手术并发症包括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2、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病灶清除,利用甲状腺细胞特异性摄取碘-131的特性进行靶向治疗。治疗前需停用甲状腺激素4-6周,治疗后可能出现唾液腺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内分泌治疗:所有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均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TSH抑制治疗。根据复发风险分层调整用药剂量,低危患者TSH控制在0.5-2.0mU/L,高危患者需维持在0.1mU/L以下。
4、靶向治疗:针对晚期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可选用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可用于髓样癌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
5、化疗:多柔比星单药或联合方案用于未分化癌等晚期患者,缓解率约20%-30%。化疗药物存在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副作用,需配合支持治疗减轻不良反应。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限制十字花科蔬菜。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术后3个月内避免颈部剧烈活动。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和颈部超声,监测疾病复发情况。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