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感染通常需进行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尿道分泌物检查及血液检查等五项核心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感染类型、病原体及并发症情况。
1、尿常规:
尿常规是尿道感染的首选筛查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白细胞酯酶阳性提示细菌感染,尿潜血可能反映尿道黏膜损伤。该项检查无需特殊准备,留取清洁中段尿即可,30分钟内可获取结果。
2、尿培养:
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对反复感染或治疗无效者尤为重要。需采集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48-72小时出结果。大肠埃希菌是常见致病菌,若检出量≥10^5 CFU/ml可确诊。检查前应避免抗生素使用以免影响结果。
3、泌尿系统超声:
超声检查可发现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肾积水、结石等继发感染因素。经腹超声无需憋尿即可评估肾脏形态,而经阴道超声能更清晰显示膀胱壁增厚情况。该检查无辐射,适合孕妇等特殊人群。
4、尿道分泌物检查:
适用于伴尿道口分泌物者,通过革兰染色镜检判断淋球菌、衣原体等特异性病原体。棉拭子取样可能引起短暂不适,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阴道冲洗。若检出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提示淋病奈瑟菌感染。
5、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评估感染程度,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提示全身炎症反应。肾功能检查适用于发热患者,排除急性肾盂肾炎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采血检查需空腹4小时以上,结果2小时内可获取。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促进排尿,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可减少细菌逆行风险,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液冲洗会阴。蔓越莓制品中的原花青素可能抑制细菌黏附,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若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应立即就诊,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出现尿道感染症状需优先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