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患者需注意日常护理、饮食调整、症状监测、药物管理和定期复查,避免病情加重或并发症发生。
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腐,避免油腻辛辣刺激肝脏。增加新鲜蔬果摄入补充维生素,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修复肝细胞。限制盐分摄入预防水肿,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促进代谢。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肝脏负担。午间可安排30分钟短休,活动与休息时间比例保持2:1。剧烈运动如跑步改为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为宜。
每日记录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尿液颜色变化,发现粪便陶土色或皮肤瘙痒加剧需就医。体温监测排除感染,若持续高于37.3℃伴乏力需血常规检查。体重每周测量2次,短期内下降超过5%提示营养代谢异常。
护肝药物如谷胱甘肽、水飞蓟宾需按时服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退黄药物腺苷蛋氨酸使用期间忌酒,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慎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每日不超过2000毫克。
每2周检测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超过85μmol/L需住院治疗。超声检查每3个月复查,重点观察门静脉宽度变化。肝硬化风险患者需加做肝纤维化扫描,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时行CT排查。
患者应建立包含谷类、瘦肉、深色蔬菜的平衡膳食,配合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体质。严格戒酒并避免二手烟环境,家庭成员建议接种肝炎疫苗。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参加病友互助小组获得社会支持。出现意识模糊、呕血或腹围突然增大等危急症状时,需立即呼叫急救转运至肝病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