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治疗效果与损伤程度、部位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及时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1、轻度尿道损伤:
轻度挫伤或部分裂伤通常通过留置导尿管2-4周实现自愈。此阶段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减少尿液浓度对尿道的刺激。导尿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血尿或排尿不适,属正常现象。建议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避免骑行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
2、完全性尿道断裂:
完全断裂需手术吻合修复,术后需配合膀胱造瘘3-6个月。尿道狭窄是常见并发症,可能与瘢痕增生、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费力等症状。术后每月需进行尿道扩张,必要时可采用尿道内切开术。恢复期应严格禁酒,酒精会加重局部充血。
3、复杂性合并损伤:
合并骨盆骨折或直肠损伤时,需多学科联合手术。这类损伤可能与高能量外伤、医源性操作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失血性休克、会阴部肿胀等症状。重建术后需长期随访,约15%患者可能出现尿失禁或性功能障碍。建议术后3个月内使用坐垫分散骨盆压力。
患者恢复期应保持低草酸饮食,限制菠菜、竹笋等食材摄入。可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日3组每组10次。定期尿流率检测能早期发现排尿异常,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尿道造影。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沐浴后可用吹风机低温档烘干皮肤皱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