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彩超五项通常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的超声检查。这项无创影像学检查能评估器官形态、血流及占位性病变,适用于常规体检或腹痛、黄疸等症状的初步筛查。
1、肝脏检查:通过高频探头观察肝脏大小、边缘、实质回声,筛查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等病变。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增宽、肝表面结节样改变。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肠气干扰。
2、胆囊评估:重点检测胆囊壁厚度、胆汁透声及结石情况。胆囊炎可见壁毛糙增厚超过3mm,结石随体位移动伴声影。高脂饮食后可能出现胆囊收缩功能异常。
3、胰腺扫描:观察胰头、体、尾结构,急性胰腺炎时腺体肿大伴周围渗出。长期饮酒者可能发现胰管扩张或钙化灶。检查前需饮水500ml充盈胃腔作为声窗。
4、脾脏检测:测量脾脏长径及厚度,门脉高压时脾静脉增宽伴脾肿大。脾梗死灶呈楔形低回声区,脾囊肿表现为无回声占位。需结合血常规判断血液病相关脾脏改变。
5、双肾探查:评估肾皮质厚度、集合系统分离程度,肾结石呈强回声伴后方声影。肾囊肿壁薄光滑,恶性肿瘤多为混合回声团块。憋尿检查可提高输尿管下段显示率。
检查前3日应避免豆类、奶制品等产气食物,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暴露腹部。慢性病患者需携带既往报告对比,妊娠期妇女需告知孕周。检查后30分钟可进食,发现异常需进一步行CT或增强MRI确诊。定期腹部彩超能早期发现器官病变,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