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半月板损伤通常不会直接影响骨骼生长板的发育,但长期制动或治疗不当可能间接影响身高增长。半月板损伤可通过关节制动、物理治疗、药物镇痛、关节镜手术、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该损伤多由运动创伤、关节发育异常、过度负重、韧带松弛、退行性改变等因素引起。
1、运动创伤:剧烈运动时急转急停易导致半月板撕裂,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急性期采用支具固定3-4周,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训练等非负重康复。
2、关节发育异常:盘状半月板等先天畸形更易发生损伤,需通过MRI确诊。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术后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软骨修复。
3、过度负重:肥胖儿童膝关节负荷过大会加速半月板磨损。建议控制体重至BMI正常范围,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可减少关节压力,每日补充500mg钙质增强骨骼强度。
4、韧带松弛:关节稳定性差会增加半月板损伤风险。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坐姿抬腿训练,每日3组每组15次;平衡垫训练每周3次可改善本体感觉。
5、退行性改变:罕见但可见于代谢性疾病患儿。需治疗原发病,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改善润滑功能。
半月板损伤患儿应保证每日500ml牛奶、50g瘦肉、200g深色蔬菜的均衡饮食,避免跳跃、深蹲等动作。康复期可进行水中漫步、瑜伽球训练等安全运动,定期复查生长曲线。若出现患肢肌肉萎缩或步态异常,需及时至儿童骨科评估下肢力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