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青光眼是怎么引起的

2025-04-17

182次浏览

青光眼可能由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眼内压升高、眼部外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青光眼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与基因突变导致的房水排出功能障碍有关。治疗需定期监测眼压,必要时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如拉坦前列素、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辅助降压。

2、年龄增长:40岁以上人群房水循环功能逐渐衰退,前房角变窄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建议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和眼压测量,日常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减少暗环境用眼。

3、眼内压升高:房水分泌与排出失衡导致压力持续超过21mmHg,可能损伤视神经。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可减少房水生成,同时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咖啡因摄入等可能引起眼压波动的行为。

4、眼部外伤:眼球挫伤或化学烧伤可能破坏前房角结构,引发继发性青光眼。急性期需紧急处理原发损伤,后期出现眼压升高时可选择激光小梁成形术或植入式引流阀手术。

5、激素类药物:长期局部使用地塞米松等皮质类固醇眼药水会抑制小梁网功能,典型表现为用药后3-6周眼压逐渐升高。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改用非甾体抗炎药如溴芬酸钠替代治疗。

日常需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眼周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和深色蔬菜。避免在未咨询医生的情况下使用含麻黄素成分的滴眼液,阅读时保证环境光线充足,使用电子设备每20分钟远眺20秒。突发眼胀头痛伴视力下降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视野缺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