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黑色素瘤好发人群包括长期紫外线暴露者、家族遗传史携带者、肤色较浅人群、免疫抑制状态患者以及存在大量非典型痣的个体。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外眼部及前眼部的炎症性疾病(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表层巩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春季结膜炎,春季性结膜炎,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白内障,弓形体病性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术后炎症等)。
用法用量:滴眼:一次1~2滴,一日2~4次,用前摇匀,滴于结膜囊内。治疗开始的24~48小时,可酌情增加至每小时2滴。注意勿过早停药。
长期无防护接触紫外线是黑色素瘤的主要诱因。户外工作者、日光浴爱好者或未使用防晒霜的人群,紫外线会直接损伤皮肤细胞DNA。此类人群需穿戴防晒衣物,避免正午阳光直射,定期进行皮肤自查。
约10%患者存在CDKN2A或CDK4等基因突变。有两位及以上一级亲属患病者,发病风险提高50倍。建议高风险家族成员每年接受专业皮肤镜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Fitzpatrick皮肤分型Ⅰ-Ⅲ型人群黑色素防护能力较弱。红发或金发伴雀斑者因MC1R基因变异更易受损。这类人群需使用SPF50+广谱防晒霜,特别注意耳后、足底等易忽略部位防护。
器官移植后使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者,或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监控异常色素沉着的阈值降低。可能与PD-1/PD-L1通路抑制有关,常表现为快速增长的色素斑块。需每3个月由皮肤科医生评估。
体表存在超过50颗痣,尤其直径大于5mm的边界不规则痣。ABCDE法则中符合三项以上特征的痣,恶变概率达5%-10%。推荐通过数码皮肤镜建立基线档案,对变化明显的病灶进行切除活检。
预防黑色素瘤需综合干预:每日补充维生素D 400IU维持免疫平衡,选择含氧化锌的物理防晒产品,每周食用3次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有氧运动如游泳可增强皮肤抗氧化能力,但需避开紫外线高峰时段。护理重点包括每月使用全身镜检查背部等视觉盲区,记录痣的位置与形态变化,发现可疑病灶72小时内就诊。高风险职业者应配置UV指数监测设备,当指数超过3时启动防护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