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升高可通过药用炭片、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药物辅助治疗,主要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代谢废物堆积等因素有关。
1、药用炭片: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浊。用于脾失运化,瘀浊阻滞,升降失调所引起的腰痛疲倦,面色萎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粘滞及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3~4次,45天为一疗程,小儿酌减。
药用炭片通过吸附肠道内肌酐等代谢产物,减少肠道重吸收,降低血液中肌酐水平。该药物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需注意可能引起便秘等消化道反应,服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2、尿毒清颗粒:
尿毒清颗粒含大黄、黄芪等成分,具有通腑降浊、健脾利湿功效,能促进肌酐等毒素通过肠道排泄。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服用时需观察排便情况,避免腹泻导致脱水。
3、肾衰宁片:
肾衰宁片由丹参、茯苓等中药组成,可改善肾微循环,延缓肾功能恶化。对于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肌酐升高有一定辅助作用,需配合基础疾病治疗使用。
4、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常伴随肌酐升高,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纠正贫血,改善肾脏缺氧状态。使用时需严格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5、活性维生素D:
慢性肾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骨化三醇可调节钙磷代谢,减轻肾性骨病。需定期检测血钙、血磷水平,防止异位钙化发生。
肌酐升高患者需严格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的摄入;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可适量饮用玉米须茶等利尿饮品。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与电解质,出现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